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屋子是不是华丽精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屋子里住的是谁。
秦山书院的山长,当世十大大儒之一李秀。早年间官拜内阁学士,告老还乡之后也不忘散发余热来到秦山书院替龙雀皇朝培养治世安邦的贤才。
就连巨岩城的城主,都要对山长恭称一声阁老。李秀今年已经八十,但身体依旧硬朗,而李秀也精通养生之道,每天都会从山头走到山脚,然后再从山脚走上山头。
就算身强体壮的年轻人,这么一来一回走一遭也得气喘吁吁,但李秀却能气定神闲。
中年书生轻轻的敲了敲门口的铃铛,很快里面传来了硬朗的回应,“进来吧!”
院子中,种着几排蔬果,而刘秀正在院子中的躺椅上晒着朝阳看着书。
“原来是苏皖啊!有事么?”李秀放下书,脸上露出了慈祥和善的笑容。
“山长,今天武科的入学考试结果出来了,共有七百八十名学子想要入学,但却只有一百零七名通过考核……”
“哦?比起往年是低了点……”
“这也是世道行情,富家子练武,贫寒子读书。而那些富家子又有几个愿意狠下心习武的?而那些武艺不俗的,却都是不通文墨的粗鄙武夫。
上阵杀敌尚可,参加武举简直贻笑大方。所以能文能武的人才,就更加的稀少了。”
“既然结果出了,你们自行去办就好,面见我是不是有什么难处?”李秀捋着胡须,眼角带着笑意的问道。
“其他的道没有什么异议,但我这里有两个人武科的几位考官各抒己见却是看法不同。单论成绩来说,他们两人都该落选,但有些考官却认为他们都是奇才异才,该破格录用。
“哦?”顿时,李秀有了兴趣,“怎么个奇异法?”
苏皖缓缓的来到李秀跟前,拿着一张考卷展开,“此人名为明月,弓马骑射,比武对战都是满分,但是考到兵法韬略却……”
“怎么?他不通文墨?”
“要是不通文墨倒好了,直接刷下。他的文采相当出彩,以此文采,就是考文科入学也绰绰有余。但是他似乎并未读过兵法韬略,所以对兵法韬略的考核应对没有一条有据可依。”
“没有有据可依,但却不是胡说八道?”李秀听出了苏皖的言外之音好奇的问道。
“这……我也对兵法韬略不慎了解,但是武科的几个考官有的对上面的应答拍案叫绝,有的却是觉得纸上谈兵荒诞可笑。就是我来之前,武科内还在一边推演一边争吵不休。”
“哦?老夫倒是被吊起兴趣来了,那人的卷子在哪?容老夫看看!”
苏皖随即将试卷递给了李秀,李秀展开,一字一字非常认真的看了起来。许久,李秀都没有抬头。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李秀默默的抬起头,仰头靠着躺椅闭目思索了起来。
“奇才啊……卷宗作答,没有一句引经据典,就比如说一而起,再而胜,三而竭,从未听过哪个兵法大家有过此言论。但是,却极其切合于阵仗兵伐。老夫纵观数十年战报,也曾亲临前线督战。此中所言,竟然如此真切。
若非久经沙场之老兵悍将,如何能由此结论。但是……这个明月真的只有十九岁?”
“却是如此!”
“如此奇才,我秦山书院岂可错之?录取,必须得录取。此中应答虽然没有引经据典,但所言所写,无不是真实战场之写照。如果悉心培养,不远将来他所写的,就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