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顾祝同依次回访了十多个盟国的将领。
按照李向龙的提议,顾祝同向这些盟友明确表示,只要在自行承担运输与维护保养的情况下,中国海军愿意为其无偿提供武器装备,而且只要这些国家的军队肯正式雇佣中**人担任教官,中国海军也愿意提供培训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引进装备与人才培训的情况下,中国海军愿意帮助任何一个盟国建立起现代化的海军指挥体系,使其拥有保卫领海的基本能力。
显然,顾祝同给出的答复,让那些满怀希望的海军将领们十分兴奋。
要知道,中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能够得到中国海军的帮助,就意味着建立自己的强大海军有了基本保证。
当然,并非所有盟国都希望建立强大的海军。
原因很简单,有些国家实在是过于弱小,根本就没有能力建立强大的海军,也养不起强大的海军。
只是,对这些国家来说,顾祝同的保证依然同样重要。
这就是,通过接受中国海军的援助,以及雇佣中国海军的教官,能够与中国海军建立起非常亲密的关系,而这就意味着能够与中国在政治层面上走得更近,从而使其基本国家利益有了最强大的保障。
反过来看,得到中国的军事援助,也就等于在政治上成为了中国的盟友。
显然,在战后的国际社会中,对任何一个想要维护其基本利益的小国来说,成为中国的盟友是最重要的基础。
说白了,在这个舞台上,军事合作只是政治联合的手段之一。
此时,首脑会晤也有了重大进展。
在中德意三方进行了十多天的闭门磋商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与意大利最终答应。在同盟国集团的基础上组建一个拥有一定实权的国际机构,并且以该机构为基础,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当时,中国外长提议把该机构命名为“联合国”。
三月二十二日,在全体首脑会议上,刘伯恩正式提出组建联合国。
有趣的是,这个名字当时还没有确定下来。德意志第二帝国认为应该命名为“同盟国集团和平与稳定大会”。意大利则认为应该命名为“新国际联盟”,此外还有一些国家提出了不同的名字。
只是。在最终的表决中,“联合国”这个名字得到的支持最多。
问题是,联合国并不是最核心的。
按照刘伯恩的提议,联合国不仅仅是同盟国集团的国际机构,而是所有**国家都有权参与的国际机构,包括所有的战败国,因此在联合国大会上。每个国家都有席位,且只有一个席位。
显然,这根本无法体现出强国的重要性。
要知道,强国也只有一个席位,意味着强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只有一票的权力,与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区别。
问题是,决定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是强国,而不是弱小国家。
这样一来,就需要另外一个机构来加强前国的地位与影响力,让强国真正有能力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这个时候。联合国存在的价值被提了出来。
说白了,联合国的最基本价值就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打击那些对和平与威胁构成了威胁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