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生川作为大明兵部侍郎出来执行这趟任务,带在身边的人自然有不少都是军中精英,这些人看到海汉战船之后的震惊程度更甚于他们的上司。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海汉战船上装备的舰炮火力,可不仅仅只是在几层甲板上多摆几门炮而已,这涉及到的船只配重,船身构造设计,炮手的训练,与其他战船的配合,战时的后勤补给等方方面面很多细节,要将先进装备转换成战斗力并非易事。换句话说就算是明军水师装备了这样的战船,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战术,也很难充分发挥其威力。
船队驶出芝罘港向北行进了一段之后,他们更是发现这艘领航的海汉战船对于本地的海况似乎十分熟悉,航向的调整充分利用了季风和洋流,这可不是在山东与辽东之见跑上几个来回就能掌握的本事。当下便有人呈报梅生川,称海汉战船上或许有大明水师的人在协助领航。
梅生川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没有觉得奇怪,既然东江镇都已经在辽东与海汉人组成了联军,那派人到海汉战船上为其领航倒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举动。等到了辽东之后,想必还会看到更多让人瞠目结舌的现象。他虽然还没亲眼看到东江镇在辽东的表现,但从各种渠道汇总回来的信息,也大致能知道东江镇与海汉的合作已经非常深入,几乎是到了事事都以海汉马首是瞻的程度。
梅生川是兵部高官,当然也明白东江镇为何舍弃了大明去抱海汉这条大腿。最近这几年大明内忧外患不断,而东江镇在辽东的战况也越发艰难,前年参将尚可喜更是携麾下诸将,掠广鹿、大小长山、石城、海洋五岛军民共万余人,将军资装备全部带走投奔了后金。自那以后朝廷对东江镇的信任更是被削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国内给予其物资和人员的补给几乎完全中断,东江镇只能靠朝鲜国时有时无的帮助来维持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有钱有粮的海汉人自然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大明不愿给的,海汉人却能很大方地给出来,东江镇这帮人为了生存下去自然会作出趋利避害的选择。
不过梅生川这次却是猜错了一点状况,在海汉战船上担任导航的并非是东江镇明军,而是来自前登州水师所属的军人。
潘严当年被耿仲明、孔有德叛军裹挟叛逃至辽东,被分配驻扎在旅顺口,不久之后便被第一次进入该地区的海汉海军俘获了。潘严原本就不愿为后金效力,被俘之后果断主动争取了立功机会,向当时率军的王汤姆交代了后金在旅顺地区的驻军状况,协助海汉军顺利完成了当时的作战任务。而潘严在此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专业军事素养也得到了王汤姆的青睐,将他破格招收进了海军,之后还随北方舰队南下至浙江过冬,在舟山岛接受了几个月的培训。
因为对辽东海域的环境比较熟悉,潘严参加了北方舰队过去一年中几乎所有的作战行动,在其间也立下不少战功。他本来就是明军水师军官出身,军事技能的基础要远胜普通人,换了东家之后也很快就获得了升迁,如今在这艘探索级战船上,潘严已经是担任了大副职务,负责航向制定和指挥。
潘严本来对没能跟随王汤姆前去朝鲜炫耀武力颇为惋惜,但他被调来山东之后,才知道这次要接引去辽东的大明使者竟然是兵部侍郎,顿时也觉得自己脸面有光。毕竟以他过去的身份,哪里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朝廷大员。
不过直到从芝罘港出发,潘严其实也没有获得与梅生川面对面的机会,只是在码头上远远看了几眼,甚至连梅生川的相貌都没有看得特别清楚。而梅生川自然也不知道领航的海汉战船上竟然还有原本效力于大明水师的军官,只是以为这是东江镇的布置,并没有对此上心。
由于梅生川一行人搭乘的三条船都是民船,航速远不及海汉战船,加之海况不是太理想,从芝罘港到旅顺的航程用了足足一天的时间才完成。
不过梅生川的注意力此时并没有放在航速上,他已经被旅顺港的建设状况所吸引了。按照兵部的记载,当初大明在旅顺口修筑的中左所城便是此地的治所,而旅顺口海湾内也驻有少量水师部队。后金攻取此地的时候,为了防止东江镇的水师去而复返,毁掉了港口的大部分设施,甚至连老虎尾半岛上的灯塔都拆了。但此时船队抵达旅顺口,远远便看到了暮色中一座足有三四丈高度的灯塔矗立在老虎尾半岛上,灯塔内燃烧的火光经过镜子反射之后,足以让海上二三十里之外的船只都能看到。
虽然修建灯塔似乎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举措,但梅生川却由此感受到了海汉在占领此地后的自信,很显然他们毫不担心后金或是明军从海上攻回这个港口。前者据说武装船只已经被海汉剿得所剩无几,而后者倒是情况比较微妙——在老虎尾半岛处引领船队进入港湾的船只,桅杆上便赫然挂着明军的旗号。梅生川都不需要询问,便能想到这应该是隶属于东江镇的水师部队。
虽然明知东江镇的部队在这里干的多半是一些打杂的活,但眼下这种场景多少还能让来此考察的大明官员有一点心理安慰——至少这地方还没完全落入海汉人手里,还能看到自家军队在这里进出。
不过船队绕过老虎尾半岛驶入港湾之后,这样自欺欺人的想法就很难再继续下去了。港湾北岸的码头停靠了至少五六艘海汉制式战船,全是清一色的探索级战船,而挂着明军旗号的几艘船在旁边一比,船体足足小了一大圈,不免就显得有些土气寒酸了。
这也是梅生川来得巧,正好赶上从浙江北上来辽东换防的一支舰队两天前抵达此地,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景象。真正在辽东这边服役中的探索级战船,也就只剩一艘南下到山东去迎接梅生川一行,而其他探索级战船悉数都被王汤姆带到朝鲜出风头去了。如果梅生川早来几天,这港湾里的海汉战船还未必有东江镇的船多。
梅生川当然不知道这些内情,他所关注的便是海汉海军是否真的如传闻中那么强大。按照事前所掌握的情报,旅顺这边已经是属于海汉在辽东占领区的后方,他就由此推测海汉舰队的主力应该是驻扎在北方金州地峡附近的海岸。而位于后方的旅顺港还有这么多艘强大的战船待命,也足见海汉在海战方面的确是相当有底气了。
除此之外,梅生川也注意到这里的港口码头可不仅仅只是供军用船只停靠,在距离这些战船大约两里远的另一处海岸,还有数十艘大大小小的民船停靠在岸边。而且从海岸上用于吊装货物的高大机械装置来看,这显然已经不是供民船临时停靠的码头了,而是有着专门的长期使用规划。
因为梅生川的特殊身份,这支船队自然不会被安排到民船停靠区,而是在军用码头这边靠了岸。梅生川下船之后,便见到了本地行政长官沙喜,这也是他自郝万清之后所见到的第二位海汉高官。
“梅大人一路舟车劳顿,一定很辛苦了,今天天色也不早了,我们也不用急着谈正事,只讲吃喝。我已经命人在旅顺堡内摆好接风宴,为梅大人一行洗尘。”沙喜在南方的时候接触过的大明官员着实不少,对于如何笼络这些自命不凡的大明官员,沙喜也自有一套妙招。而最容易让人卸下心防的,毫无疑问还是宴席上的吃吃喝喝了。
梅生川倒是很欣赏海汉人的这种外交态度,不管条件谈不谈得拢,至少表现得很友善,并没有刻意去营造出敌对的紧张气氛。而且这些海汉高官似乎都颇为知情识趣,也没有刻意在自己面前摆出什么架子,硬要说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那大概就是他们有意无意地会表现出身为本地主人的优越感了。明明这地方还是大明的领土,但海汉人却已经有了主人的作派,这让梅生川还是会不免有些芥蒂。
当然他也不会回绝沙喜的好意,缓和的气氛肯定会有利于接下来的谈判,这个道理他是很清楚的,所以当即便欣然答应了沙喜的邀请。虽然从港口到旅顺堡的路程并不远,但沙喜还是特地调来了专用马车,以示对梅生川的重视和优待。
梅生川早就耳闻海汉人穷奢极欲,非常讲究生活上的享受,此时在码头上见到这镶嵌了数面玻璃窗,车厢外还固定有玻璃油灯的马车,当下也不禁感叹海汉人居然在距离本土这么远的海外占领区都如此讲究,真是难以想象其国内究竟富足到了何等程度。
待他登上马车之后,才知道这外观仅仅只是其一,车厢内的乘坐舒适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不但屁股底下的座椅十分有弹性,行进中由车轮传来的震动也比普通的马车要轻微得多,车轴转动和车轮接触地面也几乎没什么声响。他上车前便看过这里的道路,不过是普通的黄土路面,断然不可能如此平整,必然也是有某些巧妙的手段才能达到这样的减震效果。
梅生川想起以前听过的传闻,称海汉马车在南方要卖到上千两银子一辆,而且因为产能有限,还是属于市面上买不到的稀罕物,想买的人只能掏银子下定等排期。如今有幸坐到这车里,果然感觉是物有所值。光是这车厢前后左右甚至头顶上都有的玻璃窗,在市面上就起码要值上百两银子了,海汉人在这些用于享受的细节上的确十分讲究。如果不是京城里使用这种马车必然太过招摇,梅生川都生出了要买上一辆的念头。
梅生川转头望向车窗外,除了他带来的护卫人员之外,海汉也安排了骑兵队在外围全程保护。不过这些海汉骑兵除了马刀之外,梅生川注意到他们的武器是一种枪身约莫三尺有余的火枪,有些人腰间还别着更为短小的手铳,看样子东江镇给出的情报中称海汉连骑兵都已经实现了火器全面装备,应该也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