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燕子衔泥。
永寿殿里,老朱家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
朱元璋大口大口嚼着烧饼,大口大口喝着稀饭,乱蓬蓬的白胡子上沾着一粒粒黑芝麻。
朱椿道:"大哥,今年几件大事,第一是三月份科考要开场了,第二是六月份允熥要大婚了,第三是九月十八日是咱爹今年七十大寿,都是一等一的大事,大哥有什么示下,臣弟好和六哥照着去办。"
自从有了朱桢和朱椿充当左膀右臂,朱标轻松多了。他不紧不慢说道:
"科考是为国选才,需认真仔细去办,不可出丝毫的差错,任命刘三吾为主考,白信蹈为副考。"
"目前到处都需要用钱,国用十分拮据,允熥大婚的用度尽可能节省,切不可铺张浪费。"
"爹的大寿是件大事,要办得热热闹闹的,叫弟兄子侄们到时候都回来,咱们一家人好好聚聚。"
朱椿答应道:"大哥说的是,臣弟知道了。"
朱元璋放下大海碗,捋了捋胡须,将十几粒芝麻放在口中,说道:"老十一,你给老三写封信,叫他到时候早点过来。"
朱椿答应道:"是!"
朱元璋拍了拍朱允熥肩膀,问道:"孙子,你今天怎么这么安静?"
朱允熥正在出神,吓了一跳。
永乐二年,就是历史上的洪武三十年。
这一年,将是惊心动魄的一年,弄不好,将会有一起大案——南北榜案——发生。
此案将会对明朝的历史走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为大明的太子储君,绝不能听之任之。
他说道:"爹,今年的科考,能不能改一改?"
朱标蹙着眉问道:"为什么要改?"
朱允熥道:"儿臣前几天看了前面五场科考的取士记录,吓了一大跳,觉得咱们科举的规矩己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朱允熥前不久就提过改革科举,惹得朱标好一顿训斥,说他无事生非。
朱标今日又听老调重弹,很是不悦,嗔道:
"国家以清静无事为兴盛,开国以来每次科考都考得好好的,你为什么屡屡要改科考?"
朱允熥道:"父皇息怒,且听儿臣细讲。"
"洪武四年,取士120人,北方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