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堂>都市青春>可如易京师 > 第409章 繁华盛世人情百态
    沈方没有停留,缓缓地吟诵出来,起初俞大千还带着笑容,渐渐地笑容凝固,甚至脚步也停了下来,他驻足品评着这首新词,嘴里不由念叨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绝佳妙作,此词一出,再无元夕词!”俞大千感叹道,“只是俞某有些好奇,这首词里的他究竟是何佳人?”

    沈方苦笑道,“俞府尊还提此事,便是因为此词中的佳人,坏了三影先生的好事。”

    俞大千心里一紧,仔细看了沈方一眼,沈方看上去不象抢了张先新娶小妾的样子,不过此人行事神鬼难测。

    看到俞大千担惊受怕的样子,沈方觉得分外开心,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清楚。俞大千松了一口气,摇头道,“虽然莺莺姑娘并不想嫁给三影先生,但是在刚才那样的场合当着众人的面讲出来,只为了试探子矩,这事还是过于唐突,不怪三影先生发怒。只怕明日,子矩便会被官家训斥,依俞某之见,子矩应将莺莺姑娘交还给三影先生,一个歌姬而已,没有必要因此令太后娘娘、官家忧心。”

    沈方和俞大千一边向开封府走去,一边说道,“俞府尊,莺莺姑娘并非沈某的私产,亦非三影先生的禁物,莫说只是酒席之上的戏语,便是莺莺姑娘嫁给三影先生,若是并不情愿,也可自行离开,何来交还之说。”

    沈方此言一出,在俞大千听来便是离经叛道的轻狂之语,若非沈方身份特殊,只怕当场便要板起府尊的面孔,痛斥他胡言乱语,有辱清听。俞大千大摇其头,“纲常伦理乃是大周的根基,岂容戏言,此等轻薄女子若犯在本官手里,少不了一顿板子。”

    “俞府尊铁石心肠,焚琴煮鹤,吾不喜也。”沈方故意拖长声调,“不说这个了,赵有规是怎么回事儿?”

    “听矾楼的伙计说,今日赵有规在矾楼宴请秦枢密使的大公子和归宁侯,谁知却有以前的一个仇人闹事,那个闹事之人名叫崔大旺,崔大旺不知从哪里打听到赵有规在矾楼宴请宾客,在矾楼门口观灯的百姓中揭了赵有规的短处。那赵有规也不是什么好人,将这崔大旺的妹妹买进府中,没有半年便折腾死了,崔大旺在开封府告状,但又拿不出证据,反倒是赵有规拿出了买卖契约文书和郎中的出诊证词。崔大旺输了官司,便咆哮公堂,藐视王法,本府将其关了一个月,岂料此人不思悔改,出监之后,继续到赵有规府中闹事,被赵有规的家丁暴打了一顿,从此下落不明。”

    “今夜烟花之后,百姓们在各坊市观灯,崔大旺当着人群揭了赵有规的短,赵有规自然不能忍,因为顾忌到矾楼对面的妙香楼乃是子矩你的产业,不敢派家丁驱赶,亲自下楼想要和崔大旺说个明白,没想到他刚从矾楼出来,还没有开口,便被崔大旺勾结的匪人劫持,这个匪人蒙着面孔,武艺高强,赵府的家人竟没有追上。报官之后,衙役们分头寻找,在南城一个偏僻角落,找到了赵有规的尸体,可怜这个京城有名的富商,竟然因为几百贯被人一刀砍死。今夜上元灯会,城门开放至子正,进出人等皆多,这崔大旺和匪人许是已经混杂在人群中,逃出城外。”

    “那赵有规既然并不干净,为何俞府尊却要加以袒护?!”

    “子矩,赵有规此人甚是奸滑,并没有留下证据。况且崔大旺的妹妹身死之事,在这些商户人家也属寻常,只要主家赔的钱多,娘家之人也不会纠缠不休,崔大旺好吃懒作,贪得无厌,对赵有规赔的钱财并不满意,这才引起争执。”

    “寻常么?人命就这么不值钱?”沈方冷笑道。

    俞大千见沈方动了怒,也不意外,若无其事地解释道,“说到底还是穷,新法施行以来,京城里的人口增加了三成,里面有一大半穷困潦倒,饭食难继,家中有女儿的便卖给青楼大户,没有的便只能饥一顿、饱一顿。起初按朝廷法度对人口买卖还管过一阵子,可是严刑峻法之下,每天都有饿死之人。后来朝廷下旨不再限制,渐渐地便有签死契之人。签了死契,被卖之女子生死与娘家无关,即使赵有规一文钱也不赔偿,也说的过去。”

    “矾楼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现这种情形,俞府尊就不心痛吗?!”沈方冷冷道。

    “俞某任这权知开封府也有三年了,三年之前,京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如今新法检籍检出无数流民,乡绅地主不愿意继续收留,这些流民只能去各州县讨个营生,来京城碰运气的人就更多了。开封府衙门子矩也见过,破败如斯,竟无银钱修缮,只因朝廷拨付的银钱皆用来救济这些流民。在这种情况下,开封府能坚持建义仓施粥,盖茅棚避寒,已经仁至义尽。难道子矩认为这天下都如昌国一般富裕?”

    “俞府尊,沈某知道你的难处,只是生命可贵,无论贫富。赵有规死了,还有人祭奠怜惜,可是更多的人死就死了,一点痕迹也不会留下。遇到这种事情,我们自当挺身而出、扶危济困,岂能因为权势而罔顾王法?!”

    “赵有规此事却与齐王无关。”

    “当然没有关系,难道还指望齐王出来和你要人不成。只需要俞府尊知道赵有规乃是齐王的亲信,自然会有所偏向。”

    俞大千听到沈方一直指摘自己的不是,也渐渐地失了耐心,“子矩,你我共事一场,俞某知道你年少气盛,颇具侠义,俞某久读圣贤书,年轻时也如你一般无二。可是宦海沉浮,要想做事情,首先得生存下来,若是象子矩那样率性而为,只图问心无愧,只怕用不了几日,便会丢官罢职,再换的官员未必能救活如此多的百姓。”

    两人说到这个程度,也就无法再说下去,俞大千向沈方一抱拳,骑上马向开封府而去。

    沈方看着俞大千远去的背影,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跃上屋檐向沈府奔去。俞大千在大周官员中已经算是出类拔萃,否则也不可能在人才济济的京城担任开封知府,这些读书人绝大多数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生活无忧,对于百姓受的苦难,仅有从书本中学到的同情,而没有切身的体会。便是一些寒门学子,一朝成名之后,也会很快融入到士人这个阶层,又有谁会真正地关心劳苦大众?

    农民地位尚且如此,工人、商人地位更加低下,正因为如此,赵有规才会削尖脑袋巴结一切能够结交的权贵。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