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堂>都市青春>可如易京师 > 第485章 格物的六个技巧
    张载此时忍不住说道,“子矩之言,发人深省,人的本然之性,即天地之性,无不善,只是由于气质之性的蔽障,阻塞而有不善。为了使人为善,就必须通过教育、学习、变化气质,返本为善,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达到圣人的境界。如何学习,张某认为便依子矩之理气论即可,若明理,自然会明白,善乃天性,亦是世间最值得遵循之规范。”

    沈方笑道,“横渠先生说的很好,不过这理气论虽由沈某阐释,但其中的理却是早就存在,我只不过讲出来,让诸位少走些弯路。而佛家中有一种说法,我们都所经历过的事,所研究的学问,其实若干世以前,便经历过,便学成过,今世只不过在寻找前世的记忆而已。这一点展开讲,里面又有许多甚深的理,由于并非格物的范畴,我便不再展开,用一句谒语提醒一下,有缘人可以自行研究。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沈方明知现实乃是灵界的映射,现实中的万物乃至万法,只是实相世界的一小部分,但是这个言论一讲出来,且不说会吓死多少罗汉,今天的大讲也将变得索然无味,如果一切已经注定,那还何需努力,如果研究到极致也并非事实真相,那又何需再研究?一旦学子们有了这样的疑惑,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安抚,为了让今天的大讲继续,顺利完成关中学院的“开院庆典”,沈方便以金刚经中的一句谒语做为结尾。

    沈方的心思在场之人只有亲身经历过秘境修练的章惇瞬间便已明白,就连张载一时之间也不清楚沈方的用意,只是简单的认为理存在于天地间,不生不灭。

    “上面我讲了格物方法中包含的几个规律,下面我介绍一下具体的研究方法。如果说前面的规律是道,那么接下来的这些具体操作便是术。其实对于学者而言,道固然重要无比,术也应该熟练掌握,否则便无法顺利地完成横渠先生所讲的‘实作’、‘实行’。”

    “今日沈某给诸位介绍几个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技巧便由诸位自行琢磨。”

    “其一,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这是一个方法论,告诉诸位如何开始起步。格物之时,会遇到许多方面,有些是重要的,有些是次要的;有些是基础,有些是后续。便象一张磨盘大的饮饼,一口吞不下。此时就应当分清先后顺序,分清轻重缓急,逐一进行研究克服。”

    “其二,归纳法。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归纳,将所格之物,所研究的事情,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对所格之物的了解。比如刚才沈某对横渠先生十三个格物方法进行了归纳,将其归纳为五个态度,八个方法,这八个方法中又归纳为四个唯心,四个唯物。有了这些归纳之后,诸位在理解、交流、阐述时便会更加清楚。当然归纳之后,还需要汇总。不同种类的事物无法汇总,归纳之后,便更加容易找到其共通性,汇总后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其三,分步同时施工。这一点与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并不矛盾。在一些大型项目中,如果还是按部就班来做,会浪费太多的时间,不如同时开工。比如秦凤路现正在修建官道,若是一支队伍来修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如果不计成本,只计成败,完全可以调动更多的人员、物力,将工程分成若干个标段,同时开始施工,只需极短的时间便可修缮完毕。”

    “其四,项目管理与统筹。还是以前面的官道施工为例。一支施工队伍好管理,队伍多了,如何统筹粮食、衣服、工具、材料、工程质量,这些都需要事先充分考虑。如果提前受过格物的训练,便可以较为轻松地拿出一套章程方略,这才是经世之才。在此我提醒诸两点,在项目管理中,一是要标准化,二是要定量分析。以修官道为例,便是确定挖多深的地基,要准确的数值范围,地基铺什么,铺多厚,之上分别铺什么,水泥、河沙、石子、水的配比是多少。路面有多宽,平整度的要求,等等。只有全部标准化、定量化,才能保证即使再多人施工,官道仍然可以维持相同的质量。”

    “其五,数字化。数学乃是格物中的利器,诸位苦读圣贤之书,对数学未必感兴趣,但若是今后有志于在格物之途有所建树,便不得不认真研究数学。世间一切皆可数字化,而且也只有用数字化描述的才是准确的,可以复制的。比如混凝土的配比,不同数字的配比,其混凝土使用的场景便不同,100份的水泥,140份的细砂,287份的砂石和47份的水。这个配比的混凝土可以用来盖三到六层的建筑物。100份的水泥,300份的细砂,500份的砂石和70份的水。这个配比的混凝土铺成的路面远比土路、石路平整结实。而得出这个数值,在昌国进行了无数次尝试,试验,大量地使用了数学中的统计、概率技巧,才得以建功。”这个数值,乃是沈方前世记忆中通过各材料的化学成份分析而得到的理想化数值,为了让关中学子重视数学这个工具,沈方稍加掩饰。

    “其六,极限的存在与运用。大家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赛道一共有两百步,有一乌龟领先兔子一百步,兔子开始奋起直追,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十倍,兔子能否追上乌龟?”

    前排席地而坐的几个弟子小声说,“当然可以。”

    “可是,当兔子追到一百步的时候,乌龟又前进了十步,当追到一百一十步的时候,乌龟又前进了一步,每当兔子追到乌龟上一次的位置,乌龟总能前进一点。兔子怎么能追上呢?”

    学子都迷惑了,前排有一个弟子大声道,“先生,可是乌龟向前跑二十步的时候,兔子已经到终点了!”

    学子们恍然大悟,哄堂大笑,沈方所说的悖论听起来有理,却似乎不值一提。

    “说的没错,我们格物就要格这其中的理。看起来兔子永远追不上乌龟,但却有个极限,通过研究极限,便可以知道兔子超越乌龟的时间点和距离在哪里。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计算许多难题,比如化圆为方计算圆周率等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