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煤炉上茶壶中的水滚沸了,从壶嘴中冒出热气,沈方取下茶壶,将三个玻璃茶杯冲洗干净,冲泡了三杯狮峰山的龙井茶。
沈披、沈括两兄弟今日兴致颇佳,谈起了水泥、火枪、望远镜等物在西夏、北辽战场上的应用,以及因为这些物件的出现而带来的战阵的变化。
沈方在一旁翻阅着沈括这两年编写的新书《格物要术》,翻看到其中一章关于毕昇活字印刷术的描写。
平民出身的毕昇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再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
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做药剂,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爹爹,毕昇此人,你可曾见过?”沈方放下《格物要术》,询问道。
“没有见过,只知道是杭州城内如墨书坊的刻工。”
“那他的活字印刷术是从哪里得来的?”
“沈彰与毕昇的儿子毕荣交好,毕昇去世后,你大伯对毕家多有支应,毕家便将这套泥字印刷术所用的胶泥活字赠于你大伯。”
沈彰是沈披的长子,现留在幽蓟路为沈披看守家业。虽然朝廷新任命了幽蓟路安抚使,但只要沈披守制结束,便会官复原职,与沈括各为大周一路的行政长官,成就一段佳话。
沈披见提到毕昇,便说道,“我年轻时,常去如墨书坊,见过毕昇几次,可惜他的雕版技艺没有传下来,这活字印刷虽然方便,但也无人继承。”
“毕昇的子嗣呢?”
“毕昇有四个儿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如今只有幼子毕荣还健在,随沈彰同在幽蓟路安抚使司办差,毕荣有三个儿子,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最大的也不过十三、四岁。毕昇的儿子全部考中了秀才,没有一人继承他的雕版技艺,所以毕家才把毕昇的遗物胶泥活字赠于我。我放到后院库房,却被你父亲看到,他愿意琢磨,便拿去研究。”
“方儿,你对这活字印刷术感兴趣,莫非有什么新的发现?”
“若是以此物来印刷《格物要术》呢?岂不是事半功倍,很快就能印刷出来。”
“《格物要术》中插图多,还是雕版更实际一些。而且现在这套胶泥活字年代已久,有些字模已无法使用,还得有专人去烧制新的胶泥活字。若是书坊大量印制书籍,活字印刷也颇为有用,不过现在雕工很多,雇佣一些雕工也花不了多少月钱,活字印刷虽然能省些人工,但是增加了许多工序,还得专门培养排版工,所以就连如墨书坊也没有使用活字印刷来印制书籍。另外,这活字印刷方便是方便,若论精美还是比不上雕版,若是为父印刷《格物要术》,还是会采用普通的雕版印刷。”
“胶泥活字或许达不到爹爹的要求,若是铅活字呢?”
“铅活字?用铅来铸字模吗?硬度够吗?”
“这种铅活字由铅、锑、锡三种金属构成。一百份中,铅占八十份,锑占十五份,锡占五份。这种合金的熔点低,熔化后流动性好,凝固时收缩小,铸成的活字字面饱满清晰。可长期使用而不用担心字迹磨损。铅活字制作起来也很容易,在刻好的铜制字模之上,直接浇铸即可。”
“锑为何物?”
“在荆湖南路邵州以北一百一十余里处有一矿山,已被我沈家买下,那里出产的矿石却并非矿工所说的铅矿石,而是辉锑矿,锑的熔点比铅和锡的熔点都要高。辉锑矿与碳粉混合加热,即可得到锑。”
“若是这铅活字经久耐用,倒是可以一试。”
“明日我回昌国后,组建一个印刷厂,先印刷一些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小册子,爹爹如果觉得能达到要求,便由咱自己的印刷厂出版《格物要术》。”
“既然来了,就多呆两日,正好可以让你大伯考较一下你的学问。”
“那也只能呆到二十八,二十九金樾大婚,我得在场。”